家风故事||宗璞:家父对我的影响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家风故事||宗璞:家父对我的影响"分享给大家!
“尚未上学,也就五六岁吧。”宗璞回忆,极像自语,目光淡远。那时冯友兰先生在清华当教授、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长是梅贻琦先生。因为寓所邻近,两家过从甚密,宗璞和弟弟冯钟越以及梅校长的小女便常在一块嬉戏。童心无饰,玩着玩着就玩不到一起了:小弟钟越同梅家小女谈笑甚欢,有意无意冷落了一旁的“小姐姐”。面对那两个人的“统一战线”,宗璞一定表现出了委屈和不以为然。这不高兴被冯友兰看出来,平常不太过问家事的父亲便向宗璞招手:“你来你来!”
八十年代的宗璞和父亲
宗璞来到父亲面前,父亲问了缘由,说:“我今天教你背一首诗。”诗是白居易的《百炼镜》:“百炼镜,熔铸非常规……太宗常以人为镜,鉴古鉴今不鉴容。四海安危居掌内,百王治乱悬心中,乃知天子别有镜,不是扬州百炼铜。”一边教一边解释:“唐太宗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就是说,从别人身上,自己应该学习领悟一些东西……”道理被父亲讲得很浅显很明晰,而同时深深吸引她的,还有父亲那抑扬顿挫的朗诵声,这声音激发了宗璞对古诗词的强烈兴趣。
冯友兰发现了这种兴趣,以后有时间便继续教宗璞背古诗,背《长恨歌》、背《琵琶行》……到上小学,宗璞已养成了一个极好的习惯:每天早晨上学离家时,先背书包来到父母床前,把刚刚学会的诗句对着父母再背一遍。兄弟也如此。家中不自觉地就形成了那么一种气氛。
这气氛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影响。宗璞回忆,曾有一段时间,全家都在北京,逢到开饭,长幼围餐桌而坐,冯友兰先生也从纷繁的工作和思想中走出,和孩子们坐在一起,一边有滋有味地品尝着夫人做的可口饭菜,一边有声有色地讲述着时政文化历史哲学。所以从餐桌旁,孩子们得到的并不仅仅是生理方面的营养。宗璞留恋地说,那些内容,那种形式,想想似乎可以称作是“餐桌教育”。
冯友兰夫妇与子女
宗璞说,父亲在家里更注重“言传身教”,我们小的时候,从他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但他在孩子面前并不严厉,譬如对于家中学生的功课,他并不要求谁非要考多少多少分,也不要求开夜车加班加点,他自己从考大学到出国留学每次考试就从未开过夜车;对于家中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冯先生也只看各人兴趣。宗璞上大学时读的是外文专业,为的是替自己的文学创作再打开一个窗口,冯先生同样很尊重她的选择。他并不要求子女一定要干什么,却希望他们无论干什么都要努力干好。
他在家中常讲一个笑话:当他已是一位很有名望的哲学家时,有人问他,家中怎么没有一人“子承父业”,他很幽默地一笑:“那是因他们深知哲学之无用。”他对子女影响最大的是他对事业的执着。
宗璞回忆,在西南联大时,日军入侵,生活困难,学校的一些师生耐不住清贫,便去跑滇湎公路,从仰光等地贩一些物资到云南,“下海”做生意,情况与现在很有些相似呢。冯先生在学校在家中多次表示,人心不能二用,生活再苦,也不能分了心,仍一心一意致力于他的著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虽然冯先生的子女没有一个再搞哲学,但他们从父亲那里获得的一种精神也使他们各有所成:除宗璞成为饮誉中国文坛的作家外,先生的长子冯钟辽、次子冯钟越也都是某个领域极为优秀的专家。
昆明时期的冯友兰故居
听得出,冯友兰先生在家中是一个“甩手掌柜”。这首先得力于他的夫人任载坤。冯友兰先生的妹夫张岱年曾经感叹,在家中谁也比不上冯先生的,冯先生一辈子从来没有买过菜。宗璞笑着补充,说一辈子没买过菜也不尽然,在昆明时,母亲身体不好,父亲也曾带我赶过集,不过父亲确实很少做饭,“君子远庖厨”这句话放他身上倒合适不过。记忆中间只有一次,父亲和我一起做饭,条件不好,得先把松针编成辫子一样的“松毛”,盘在炉子里作引火,上面放上炭。我们怎么也生不着火,弄了半天,哈,出来一锅糊饭!后来我上大学时写一篇作文记述此事,记得有“煮饭则有黑无白”一句,因为生活生动,还博得老师赞赏……
1982 年,冯友兰到母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接受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宗璞陪同前往。在机场,八十七岁的冯友兰回首家事,曾颇有感慨地作打油诗一首:“早岁读书赖慈母,中年事业有贤妻。晚年又得儿女孝,扶我云天万里飞。”诗中提到的三个女性使冯友兰先生一生脱离了俗务的纠缠。
据宗璞及其堂姐冯钟云回忆,冯友兰的“慈母”在“五四”前后是一个十分开明的女性,她把自己的三个子女都从河南唐河老家送出来读书,结果这兄妹三人都成了闻名全国的人物:冯友兰在哲学界的地位自不必说,弟弟冯景兰则是新中国地质学的奠基者之一,妹妹冯沅君是五四时期的著名女作家。冯友兰的“贤妻”任载坤1918 年毕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该校是当时中国女界的最高学府,可她与冯友兰结婚后,就基本上把精力投入到家务之中。
宗璞画像
回首往事,宗璞说:“这么多年,我觉得父母一直认为生命中有比世俗生活更高更重要的东西存在,在父亲,就是他的哲学他的教育事业,在母亲,就是帮助父亲成就他的事业。”在生活最困难的西南联大时期,为了能使冯友兰教授一心致学,教授夫人曾在校园里支起油锅,靠炸麻花来补贴家用。1977 年,任载坤去世,冯先生痛作挽联悼念:“在昔相追随,同患难,共安乐,期颐望齐眉,黄泉碧落汝先去;从今无牵挂,断名缰,破利锁,俯仰俱不愧,海阔天空我自飞。”
(选自杨长春《一代宗师存风范——亲友漫忆冯友兰》),中国文史出版社出品;责任编辑:高贝
跟大师学齐家治学处世
《大师们的家风》是中国文史出版社2019年精心打造的一套丛书。本丛书依托全国政协“三亲”(亲历、亲见、亲闻)文史资料,精选了蔡元培、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陈垣、鲁迅等十八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师,身份涵盖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作家等。梳理他们的齐家理念、治学之道和处世原则,对今天的家风建设以及整个社会道德的建设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丛书看点:
(一)重量级人物
本书精选的十八位人物曾深度影响了中国文化的进程,也曾深刻影响了后世的年轻人,人们尊称他们为“大师”。
他们之所以被称作“大师”,不仅仅在学术成就和学术地位,还在他们的品格他们的风骨,在他们齐家、治学、为人处世的风范。
他们是这样一些名字:蔡元培、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陈垣、鲁迅、吕思勉、陈寅恪、陶行知、胡适、陈鹤琴、梁漱溟、叶圣陶、钱穆、冯友兰、傅斯年、丰子恺、朱自清……
这些大师们因其安于清贫、淡泊名利、严谨治学、追求真理的态度,以及对国家对时代对家庭的担当,他们的名字将刻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丰碑,他们的思想将融进中华文化的血脉。
(二)第一手资料
本套丛书所选的文章均为第一手资料,包括大师的文章以及其子女、亲属、学生、友人的回忆之作。
大师自己的文章,涉及子女教育、夫妻相处、治学之道、处世原则等,言简意深,具有示范作用。亲友的回忆文章,涉及大师求学、授业、家庭生活等方面的诸多逸闻轶事,从多个角度真实生动地再现了这些大师们的高尚品格,感情真挚,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三)内容充实,编排合理
本套丛书分为三辑,共有369篇文章,110余万字。丛书精选的十八位大师按照生年顺序排列,每六个大师为一辑。每个大师的家风通过齐家、治学、处世三方面内容来呈现,详略得当,一目了然。
本期编辑:鹤焱(实习)
哲学 文化 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