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市场回温时,黄牛成为B面(3)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演出市场回温时,黄牛成为B面(3)"分享给大家!
拿什么赶走你,我的黄牛?
高价黄牛票的现象,可以追溯到2021年。整个演出市场面对的高风险,以及前期亏损的巨大压力在2021年造成了演出票价的节节走高;而大众消费热情让黄牛发现有利可图,有媒体报道2022年中广州某livehouse的说唱歌手演出,VIP黄牛票已经炒至5000元。
伴随着管控逐渐放开,今年整体的演出票价应该认为已经出现了下降,西安草莓音乐节预售票价降至380元,已经有常态化运营市场的态度。但市场狂热的消费热情,让黄牛们不愿意放过这场盛宴。
过去三年演出市场的高风险,也造成了黄牛市场的损失。作为新世纪黄牛重要阵地的票务市场,在这期间也存在演出突然取消等各类黑天鹅事件;而此前几年积累的流量资源如见面会、代拍、参与节目录制等业务,也在选秀叫停、清朗行动等监管事件下大受影响。
目前黄牛们已经在更多文娱板块广泛出手,比如潮玩、虚拟偶像等领域,也会赶潮流加入玲娜贝儿、冰墩墩们的炒作。此前就有JK圈深玩痛斥黄牛破坏市场,很多并没有绝版的裙子被黄牛恶意炒高价,店家则趁机大搞饥饿营销,买一条裙子的周期甚至被拉长到半年。
回到演出市场,卷土重来的黄牛,业务逻辑其实和JK圈是一致的。有行业人士向犀牛君透露,很多演唱会、见面会等主办方和黄牛也会私下有合作,比如票房好的演唱会可以加价给黄牛扩大收益,而如果遇到较冷的演出,黄牛也需要接受低价买入为主办方转移风险。
据介绍,演出方通常需要留下供艺人团队和资源置换的工作票、赠票,还会预留一定的防涨票,这部分票占比最高可达40%,这就让演出方有了更加灵活的操作空间。2019年火箭少女飞行演唱会的广州站,举办之前也爆出了主办方疑似与黄牛私下交涉的消息。
在这轮黄牛猖獗的抢票风潮中,是否存在主办方借此获取更大收益无法确认。但如果有,对于整个演出行业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长期以来,黄牛作为中间商抬高产品价格、搅乱产品的正常销售,让消费者可谓深受其害。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黄牛如果是通过“门路”获得演出门票,那么可以坐实倒卖文艺演出票,最高可处十五日拘留。但整治难度大、落实问题多也一直是执法痛点。
过往很多监管都来自行业内部,比如德云社很早就推动了刷身份证进馆,基本让黄牛从小剧场绝迹,但很多演出方并不能像独立运营的德云社下如此决心。又比如大麦推出取票二维码限时,尽可能不给黄牛留空子,但依然存在漏洞。
艺人也不会希望黄牛从中上下其手,近期麻园诗人乐队主唱苦果就出面发声“不要买溢价票,我们就值150,多一块都是亏”;逃跑计划也与秀动平台人工合作,在其新巡演售票排查中筛选出92笔同一虚拟号码绑定的票单。但艺人在这方面的影响终究有限。
加强政策建设和行政监管是关键,此前文旅部出台《演出票务系统服务及技术规范》,对于规范演出市场票务活动无疑是一大助力。去年政协委员、原北京人艺院长任鸣曾撰文发声整治黄牛,呼吁完善相关立法,与加强行业监管相结合。
对于刚刚升温的演出市场,如果不能有效限制黄牛,那么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处于波动中的消费者,有很大可能会在报复性观演后迎来紧缩。演出方和黄牛始终都是敌对的,黄牛只是流寇,演出方却需要发展的市场,朝阳未起时,切不可与魔鬼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