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何洋微博 她就是那个握着刀的人干脆地斩断了理想之外的杂念

导读: “她就是那个握着刀的人,干脆地斩断了理想之外的杂念。” 何洋,浙江大学毕业赴美留学的学霸,却也是一个在抑郁症里挣扎过的人。二十出头的她太过着急了,找不到学习的意义,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演员何洋微博 她就是那个握着刀的人干脆地斩断了理想之外的杂念"分享给大家!

“她就是那个握着刀的人,干脆地斩断了理想之外的杂念。”

何洋,浙江大学毕业赴美留学的学霸,却也是一个在抑郁症里挣扎过的人。二十出头的她太过着急了,找不到学习的意义,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她通过画画来梳理心绪,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真正的喜好。

她的设计,简洁、精致、空灵,散发着人文气息。她明白,有些答案在书里是找不到的,真正的答案在于修行。

我去见何洋之前,心里已经预备了一个问题。“在抑郁症的漩涡里,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我们面对面坐在一起,她握着分茶器,茶汤均匀而有节奏地倒进我的杯子。茶具不算太讲究。茶具的主人也十分朴素,穿着一件宽松的麻灰色T恤,她的笑脸充满真诚、礼貌、热情。

我就这么不经大脑地抛出这个问题。

有一两秒,笑容在她脸上僵住了。可能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到。

没有在抑郁症里挣扎过的人,永远无法真的感同身受。我为自己的冒昧感到后悔。

“每天都感到了无生趣,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想自杀。”

她说自己真的尝试过自杀。

走出抑郁症,云淡风轻地过日子

可是现在的她,脸上看不见一丝乌云的痕迹。她听着儿子在楼下跑来跑去的欢快声,心满意足。

岁月静好的这个上午,她沏好了茶,准备跟我聊设计。

抑郁的学霸

第一次认识何洋的时候,是采访她的设计品牌“阿仅”。

一个从来没学过绘画的留美金融硕士,回国三年都没有一份跟金融相关的工作,任性地走上了设计这条路。

何洋的选择,冲破了父母长辈对她寄予的期待。

她成绩好,高三就被保送浙江大学,大二进入浙大竺可桢荣誉学院李志文商学班,后又顺利申请到美国杜兰大学读研。这是一条被主流思维所羡慕的路子。

从小被认为是乖乖女的何洋,其实骨子里特别“犟”。她大学时迷上哲学,看了很多哲学书,试图找到终极问题的答案。

思考、钻研问题的认真和执着,与她从小自带的学霸属性可能也有某种关系。

二十出头的她,似乎有点过于着急了。

她感到非常不快乐,找不到学习的意义,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整夜整夜地失眠,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想自杀,这就是抑郁的典型症状了。

当身边的同学都为了能在华尔街拼到一席之地而努力时,她去了加利福利亚的万佛城。

大概就是从那时起,她明白了一件事:有些答案在书里是找不到的,内在的修行更重要。

试图走出抑郁的那段时间,她常常通过画画来疏解内心的情绪。渐渐发现自己对图形的记忆力和领悟力比较强,做视觉性事情更加轻松自如。

从杜兰大学毕业之后,何洋毅然选择回国。

她压根就没想过去找一份金融机构的工作。而是自学起了建筑设计,她想这是一件视觉性的工作。可是建筑设计还需要有很深的理工科功底。

从小就偏文科的何洋,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自学,最终还是放弃了这条路。

她意识到自己还是需要一份工作,一边挣钱一边学习。于是跟一个服装设计师合作,对方设计、她来运营。尝试了半年时间,她发现自己其实也不太适合做运营。

恰好这个时候她怀孕了,于是这份工作也戛然而止。接下来差不多两年的日子里,她都在养胎、生孩子、带孩子中度过。直到2015年9月。

何洋幸运地拥有一位支持并理解她的丈夫。“你不是想做设计吗,那先给我设计一件吧。”

从没做过服装设计的她,第一件作品就是为丈夫设计的。“当他穿着这件衣服去禅修时,很快就有人来找我设计了。”这次尝试给了何洋的底气,看来选择设计这条路是正确的。

两个月后,何洋设计的第一件首饰作品在朋友圈一发出就被买走了。这更加坚定了她做设计的信心。从一个毫无绘画、设计基础的人,到成为一个设计品牌的创始人,何洋的故事在朋友圈里也快成为一个传奇。

时至今日,“阿仅”品牌在微店的粉丝数量超过了3.6万人。

成功转型成为一名设计师的顺利程度,让她自己也觉得吃惊。这件事几乎让她感到毫不费力,相比在大学及留学期间学习金融专业时的焦灼,她发现做设计或许才是她真正的天赋所在。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真的会事半功倍。”

她用实践证实了之前对自己的判断,确实是右脑更发达。

一直在寻找意义

我第一次认识她,是在一个文创展会上。

因为之前长期关注非遗,而她的设计作品恰好就是以非遗作为承载物。

一片云朵状的银花丝书签吸引了我的注意。简洁、精致、空灵中散发着人文气息。

何洋设计的银花丝书签

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银花丝工艺,过去一直是宫廷贵族们的专享。在娘娘们的首饰和器物上,才有机会用上如此繁复又耗时的手工艺。

驾着这朵“云”,非遗走进了普通现代人的生活,变成了触手可及的文创产品。

与非遗大师合作、将面临失传的手工艺设计成现代产品,是何洋做出的又一个重要选择。

她像是找到了一把刀,不断削去表面的浮华,一刀一刀朝着内心进发,去找到最深层次的表达渴望。

有文化,有意义,并且还具有美学价值。

这,就是何洋对设计的深层追求。

她就是那个握着刀的人,干脆地斩断了理想之外的杂念。

即便珠宝设计已有一套成熟的商业模式,并且设计费还比较客观,她最终还是选择了非遗这条路。何洋是理性的。她的选择都是建立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

她从小就喜欢历史文化。去各地各国旅游最爱进的就是博物馆。用设计来描绘自己内心的文化符号,是一件非常过瘾的事。画下每一张设计图稿的过程,对她而言都是享受。

带着热爱和享受而设计出的作品,像是一双眼睛,或多或少可以看见设计者所游历过的世界。

何洋大学时去毛里求斯支教,也是对生命的探索

大学时希望从哲学中寻找到生命的意义。时隔七八年之后,又试图从设计中寻找意义。无论是学哲学,还是做设计,何洋的内心自始至终都在追寻某种意义。

她从2015年开始禅修。“修行,将是我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事。”

学会放下。是她从修行中得来的。

放下并不喜欢的金融专业。放下留美硕士的光环。放下年薪百万的人生机遇。放下一套被验证过的商业模式。

何洋一直在做减法。当周遭的人不停往自己身上争取附加物时,她把自己剥得越来越干净。

放下对安全感的执着

在俗世中的修行谈何容易。

从回国那一天起,她就处在他人观念的不断抗衡之中。

一个引以为傲的留美金融硕士女儿回国之后,竟然整整三年几乎都没工作。我想,何洋的父母其实也承受了很多来自舆论的压力。

80后的父母们,很多都是通过读书、工作、奋斗而在社会立足。儿女读书成绩优秀,毕业后拥有一份体面而高薪的工作,是父母们最简单的期望。

何洋很坚持自己的决定。她向父母解释,自己的选择是基于对自己的了解,是理性的而不是盲目的。

她渐渐发现,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说到底是因为内心缺乏安全感。

“有了安全感就真的安全了吗?”

当她不停地问自己这个问题时,内心也慢慢有了答案。放下对安全感的执着,她也花了很长一段时间。

这对很多人而言都不容易。比如,三年不买新衣服、从不参加娱乐活动、每天在家粗茶淡饭、不考虑儿子的择校问题。对一个三十妙龄的年轻妈妈而言,何尝不是一件难事?

其实,何洋凭借她的设计能力和家庭经济状况,要满足普通的物质欲望也是不难的。

但是,她全部放下了。

将生活过成最简单的状态,对何洋而言,就能有更多机会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去探索生命的终极意义。

采访中我对她说,你是我见过最佛系的人。

甘于寂寞,已经是一种稀缺的心态

她说,我不是佛系,我是真的在修佛。

对于设计,她的态度也越来越佛系了。前几年,她还会为了证明自己而去做设计。

“现在,一切都随缘吧。”

一点思考

我想,何洋应该不属于在“理想与生计的缝隙里挣扎”的人。她是属于实现了理想的那一类。

聊天时,我跟她讨论过这么一个问题:“相比大多数人而言,你的家庭条件、教育背景、谋生能力可能给了你放下安全感的前提。即便你不要安全感,也会比别人更安全。很多人其实是被生活逼着去追求安全感。”

她承认这种现实。但是,她让我换个角度去想问题。

对她而言,或许衣食无忧是没问题,但是她的心理起点是与大学同学、留美同学做比较。且不说留在华尔街的同学,浙大的本科同学们回到家乡的也就一两个,大部分人留在北上广深发展。如果非要与他们相比,何洋的安全感可能已掉成渣了。

放下对安全感的执着,不代表消极对待人生。何洋的眼睛里闪烁着对生活的知足,她内心平和地感受着当下的美好,她以“放空”的态度去对对待每一件作品。

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