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小剧场音乐剧《不说再见》

导读: 记者刘宗智 历时两年打造的济南首部都市情感类沉浸式小剧场音乐剧《不说再见》,于12月29日、30日在济南可九茶剧场演出。《不说再见》由导演于晓楠、丁明鹏、李千姿倾情打造,王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探访小剧场音乐剧《不说再见》"分享给大家!

记者刘宗智

历时两年打造的济南首部都市情感类沉浸式小剧场音乐剧《不说再见》,于12月29日、30日在济南可九茶剧场演出。《不说再见》由导演于晓楠、丁明鹏、李千姿倾情打造,王瑀、潘小龙共同作曲,可九茶剧场、彩虹摩天轮、WM音乐剧工坊联合出品。

收获真爱

“不说再见,因为你有无穷尽的时间;不说再见,也许会在梦里再次相见;不说再见,就一定会再见……”《不说再见》中的歌词,提到一个人们不愿主动提起的忌讳话题,即死亡。在剧中,这是所有人都必须面对的最终命运,在回避与必然间,停泊着一艘爱的摆渡船,从此岸到彼岸,使生者不再哀痛恐惧,令亡者安然离去。

2020年秋夜,编剧兼总导演于晓楠终于提笔,主题、人物、细节……一切仿若无声的音符,自然而言地流淌成动人的故事,他要讲的,便是横亘在生与死之间的“摆渡人”——入殓师。《不说再见》背后,承载着有关生命、成长、亲情和死亡的议题。

25岁的邱芷沫是一位年轻的入殓师。由于职业习惯,在工作和生活中她“从不说再见”,也从不跟别人握手。这一天,邱芷沫突然接到一封委托信,竟然是与自己长达5年时间没有任何联系的母亲方芸寄来的遗书,遗书中母亲真诚地请求女儿邱芷沫为自己入殓。

原来,在邱芷沫临近毕业那年,父亲邱大力在与母亲大吵一架后出门不幸意外离世。原本本科学习美术的邱芷沫,在目睹了车祸现场的父亲和经过入殓师修复的父亲后,明白了这份职业的神圣,毅然决然地选择在毕业后成为一名入殓师。也正是因为父亲的离世,邱芷沫将这一切都怪罪在母亲身上,在与母亲大吵一架之后便离家出走,从此与母亲断绝了联系。

经历了工作里的一系列波折与坎坷之后,邱芷沫内心几经涤荡与震撼,最终通过亲自为母亲入殓而与其冰释前嫌、相拥而泣。邱芷沫在闺蜜和好友们的劝说和帮助下,也终于收获了真爱,身边的朋友们也从邱芷沫在工作里遇到的人物和事情中,逐渐明白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一扇帘子

12月20日的排演是所有演员首次联排,虽然没有灯光舞美的加持,但演员们在悠扬动人的音乐声中全情投入,“邱芷沫”为母亲入殓时颤抖的手和声嘶力竭的哭喊,令场边的指导老师感动到哽咽,连连称赞。

谈及创作初衷,于晓楠顿了顿,随后讲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对于生死,于晓楠有着比常人更为深刻的体会。生老病死,原是常事,然而当“胰腺癌”山一般压在父亲身上时,于晓楠才明白,生命的倒计时是如此残酷无情。《百年孤独》中说,“父母是隔在我们和死亡之间的帘子。你和死亡好像隔着什么,没有什么感受,你的父母挡在你们中间,等到你的父母过世了,你才会直面这些东西,你最亲密的人会影响你的生死观。”父亲为于晓楠拉起这扇帘子,层出不穷的社会新闻则让他对“生死”的理解更为透彻。

《不说再见》中,高中生“卓雅琪”的故事便取材于真实事件。品学兼优、乖巧懂事的女孩,由于学业压力和原生家庭的影响患上抑郁症,最终留下一封遗书,没有任何的留恋,毅然决然地用跳楼结束了自己稚嫩的生命。临去前,她细心地将桌上的足印擦拭干净,告诉父母“若有来生,我们不要见面了”。饰演“卓雅琪”的演员心疼地表示,“我一开始读剧本就被角色深深打动了,她是很有想法和个性的小女孩,但同时她也非常懂事。尽管自己做的已经足够多了,但实在是承受不住那么大的压力,我觉得她还是想给世间留下美好的回忆。”

治愈彼此

死,辞典中的释义是“生命终止”。然而,在《不说再见》中,向死而生才是这堂人生必修课的终极答案。

我国的文化传统忌讳“死亡”,大部分学校也没开展相关课程。死亡作为永悬于世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集“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于一体。人生的旅途中,达摩克利斯之剑终将落下,至于终点所在何处,无人知晓。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曾在其存在论名著《存在与时间》中提出“向死而生”的哲学理念。他在书中用理性的推演论证了死的概念,并对人应该如何面对死亡这一根底性的问题给出了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音乐剧《不说再见》导演于晓楠的观点与此不谋而合。

在被问及“如何看待生死”这一问题时,“邱芷沫”一角年仅18岁的饰演者表示,在接触这部原创音乐剧之前,从未思考过“死亡”,直到走近“邱芷沫”时,才恍然发觉原来生死也“只道是寻常”,“她陪伴过那么多逝者走完人生的最后时刻,对死亡怀着一种送别的心态,比我更加成熟。”

正如音乐剧《不说再见》中主人公“邱芷沫”的妈妈“方芸”所言:“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生死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用爱贯穿道别,在《不说再见》中,“摆渡人邱芷沫”通过与芸芸众生交流,治愈了彼此,也涤荡了心灵。

笑中带泪

对于生,承欢相迎;对于死,温情相送。虽然主题是讲生死,但《不说再见》并不让人感到阴冷和恐惧。相反,《不说再见》温情、治愈,还带着许多活泼欢乐的时刻,令人笑中带泪,泪中带笑,在两种交织的情绪中,获得了许多思考与感悟。

近年来,讲述死亡教育的各类作品陆续“上线”,年轻观众反响强烈,如B站独播的网剧《三悦有了新工作》,由朱一龙主演的电影《人生大事》,还有胡歌主演的同类题材影片《不虚此行》。面对这一相对严肃的话题,于晓楠表示,“剧中去掉了入殓仪式等环节,也并未刻意勾勒哭哭啼啼的场景,通过一种欢快轻松,甚至有点活泼的方式让观众感受到生命的意义所在。”

当“邱芷沫”戴上手套的那一刻,逝者便复苏过来,重现逝去前的那个生死时刻。《不说再见》力求在悲剧的底色之上,用喜剧的形式来渲染那个令人刻骨铭心的时刻。最初的入殓仪式营造出庄重严肃的氛围,而逝者的开口,则以轻松喜剧的手法向观众传递出生命的真谛。

在最后时刻,摆渡人“邱芷沫”总会追问逝者“你后悔吗?”剧中的逝者们有的对过往生活心存感激,有的感觉放松释怀,有的还保持着生前乐观的态度,不忘调侃着奔波劳碌的生者,有的则对另一个世界寄予希望,心生向往。

慢性输出

于晓楠表示,“我们特地采用音乐剧的形式进行艺术表达和情感传递,希望能给年轻观众一些思考和启发。”音乐剧作为一种融音乐、舞蹈、布景、灯光等为一体的舞台综合艺术形式,在沉浸式小剧场的演出中,观众情绪更加松弛,更容易受到感染。《不说再见》表演指导李千姿说,“音乐剧是一个丰富的艺术载体,它的反复输出性、音乐承载力形成了艺术上慢性输出的一种方式,所以让人可以不断地回味。”

《不说再见》用28首风格各异的歌曲在舞台上串联起入殓师邱芷沫的心路历程,也呈现出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时,通过入殓师这一特殊职业,从侧面反映出当下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用一个个感人的小故事,传递给大家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生姿态。

于晓楠认为,不管题材还是表现形式来说,《不说再见》都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济南的音乐剧市场未来还有很大的潜力,期待《不说再见》这部历时两年打造的原创音乐剧能够在济南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齐齐哈尔时尚网 qqdj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