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夏冰个人资料(夏冰的生命离不开这山这水这人离不开这满眼葱翠的绿)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演员夏冰个人资料(夏冰的生命离不开这山这水这人离不开这满眼葱翠的绿)"分享给大家!
我从事舞蹈艺术几十年来,所创作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红色和绿色两大类。红色得益于我的舅舅,绿色得益于我的家乡。
我觉得,真正的绿色,是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是能把阳光变成能量的颜色;绿色是朴素的,是原生态的,是没经过加工过的纯天然的颜色,纯粹的绿,代表着生机和希望。
绿色舞蹈,我个人理解,就是尊重于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整理和挖掘,在舞蹈作品的创作上继承民族民间舞蹈的精华,并且把它发扬光大。
——夏冰手记
舞蹈艺术家夏冰
一、来自山水的滋养
夏冰,一位从大山里走出来的舞蹈工作者,她的创作源泉来自于故乡山水的滋养。
自小生长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大山深处的农家小院,夏冰的生活可以说是被无边无际的绿色包围着。夏冰之所以能够走上舞蹈的这条道路,是和家乡山水的恩赐分不开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这里山清水秀,民族文化遗产丰富,流传下来的民间歌舞,内容丰富全面,具有不同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并且以此闻名于世。
夏冰的整个青少年时期是在河水中泡大的,小时候她常常一人跑到龙洞河的三孔桥游泳,龙洞河水很清凉,也很幽静,常有绿清树叶长条缠住脚,有时还特别怕是蛇什么的。十几岁到团里后,每天清晨三孔桥游一次,中午清江河再下次水,晚上回到家,又到山后龙洞河游一次,很是过瘾。
夏冰父母都在大学工作,所以很小就受到了比较好的知识熏陶。父母希望她好好读书,将来成为一名科学家,可是夏冰从小就对体操和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8岁开始练习体操,后改为习练武术。14岁那年,恩施州歌舞团到她们学校招收舞蹈演员,具有舞蹈天赋的她被破格录取,从此与舞蹈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歌舞团里,能歌善舞的夏冰如鱼得水,她近乎疯狂地吸吮着舞蹈艺术的营养和各种文化知识,以最快的速度成长着。她虚心地向前辈们请教,学习,舞蹈的天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几年下来,夏冰逐渐在舞蹈界崭露头角,成为了一名被普遍看好的新秀。1984年,在湖北专业剧团调演中,夏冰获得优秀演员奖,同年被吸收为中国舞蹈家协会湖北分会会员,成为该会最年轻的会员。
从1986年开始,夏冰先后在武汉女子职业中专、武汉第一师范学校、武汉市城市职业学院从事舞蹈教学工作。让夏冰印象最深的是,1995年刚刚调到武汉第一师范学校任舞蹈老师,她便挑选一批学生组建了舞蹈队,她带领着孩子们用两个月的时间赶排舞蹈《喊山》,正式演出时获得成功,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尽管舞蹈队表现还比较稚嫩,但是也抑制不住夏冰内心的喜悦。《喊山》最终获得了湖北省武汉市大中专院校文艺展演第一名的好成绩。
从那之后,夏冰也更加勤奋的去教学,刻苦地训练自己,舞蹈技艺也趋于成熟。夏冰连续为学校创作了《旭日东升》《青春》《阳光》《创伤、呐喊、新生》等作品,获得两金两银的好成绩,她也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武汉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巾帼英雄、首届市长奖等荣誉称号。
在1988年中央文化部举行的《新时代》舞蹈大赛中,夏冰以舞蹈《山丹丹》参赛并荣获冠军。比赛的首席评委陈爱莲老师破天荒打出9.8的高分。比赛完成后,陈爱莲老师还跑到后台找到夏冰,说她非常喜欢《山丹丹》这个节目,夸夏冰的表现有感染力。《山丹丹》参加全国艺术节展演,在杭州演出,杭州人民赠予了夏冰“江城舞仙子”的称号。
1990年夏冰表演的《楚乡情》获湖北省文化厅黄鹤群星杯金奖。1992年表演的《汉水情丝》获全国文化部全国群星奖金奖及文化部全国民歌民舞大赛银奖。
二、走上编导之路
《山丹丹》的成功让夏冰更加坚定了在舞蹈艺术的道路上继续探索的信心。在教学的同时,夏冰也开始在尝试着去创作,不是用演员,而是以一个编导的身份去展现自己内心的艺术诉求。
1996年夏冰创作并领舞的《山魂》获全国群星奖铜奖,这是她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因为当时毕竟还没有正规学过编导,所以《山魂》在编导意识上还比较粗浅,在动作语汇的选择上也不够精致优美,夏冰从中看到了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
在强大的进取心的驱使下,夏冰进入了北京舞蹈学院,专门学习中国舞编导。这是夏冰舞蹈艺术生涯最重要的一次进修,这次进修让她的艺术表现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在学院里,她师从肖淑华老师学习编导,师从孙龙奎老师学习中国舞技法,老师们的敬业和对艺术精益求精的执着,让夏冰很震撼。既是舞蹈学院的学生,同时还是教舞蹈老师,双重的身份让夏冰结识了很多的舞蹈同路人。她感谢舞蹈把她和这些热爱舞蹈的人们聚结在一起,让她学到了知识也得到了快乐。
在1999年毕业的时候,为了感恩省舞蹈家协会、市群艺馆和学院等部门对她的培养,夏冰在武汉剧院奉献了一台毕业汇报专场演出——《希望在金秋》。为了这场演出,夏冰创作了双人舞《野山》,这也是夏冰真正意义上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一部作品。从夏冰个人情怀来说,离开恩施十几年,夏冰也更愿意用一个作品来表达对大山的依恋和深情。所以夏冰在《野山》里面所表现的就是夏冰对大山、清江骨子里的情和爱,《野山》就是她山水相伴的整个青少年时期的缩影。
《野山》虽是民族舞,但是在表现手法上突破了传统观念,融进了大量现代舞因素,甚至采用了难度极高的意识流手法,主题严肃,表现手法新颖。夏冰一改以往的叙事手段,用跳跃性的写意手段来表现人物和大山的深情。舞中一男一女构造了山水相依的、阴阳和谐的意境,男女舞者的肢体语言大胆泼辣,交织缠绕,在赞美大山粗犷野性的同时,揭示了生命的本质本源。
《野山》获得了2000年全国群星奖青年组银奖和老年组群星奖金奖。正是从《野山》这个作品开始,夏冰完成了从演员到编导身份的转换,开启了一种新的创作模式。
《野山》剧照
三、绿色“中国妹子”
夏冰的成长,来自于山水的滋养,更是来自于无数关心爱护她的领导、老师和挚友们的提携教导和帮助。恩施歌舞团的舞蹈老师胡小明把她领进了舞蹈艺术之门;《汉水情丝》的编导何大彬老师让她从简单稚嫩变得有思想也更成熟;《山丹丹》的编导沈志强老师让她走上了更大的舞台;湖北舞协刘凤主席、梅昌盛主席是她舞蹈之路的引路人。北舞专业系统的学习,夏冰不仅掌握了各种舞蹈的基础知识和风格,更从班主任孙龙奎导师身上学到做一个舞蹈编导的基本品质和风骨,不是为名利去创作,而是为艺术真善美去创作。
无论是作为演员,还是编导,绿色都是夏冰所钟爱的颜色,也是夏冰在作品里更愿意表现的内容。在早期夏冰表演的获奖参赛的作品里,无论是《山丹丹》《楚乡情》还是《汉水情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明显的地域特色和原生态文化内涵,这也许就是绿色带给夏冰的好运气。
在表演《山丹丹》的时候,因为这个舞蹈是用《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歌曲改编的,有陕北秧歌的味道,而夏冰自小生长在南方,是一个土家妹子,在表演风格上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当时夏冰才20几岁,在表演上还是很有冲动的,并且她对这种热情奔放的舞蹈风格也特别喜欢,在创作中夏冰全力以赴,和编导沈志强老师几乎是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设计上,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磨合,最终使作品趋于完美,等到在北京工人文化宫参赛表演的时候,一下引起了轰动。
《汉水情丝》展现的是水乡的景色,反映的是江汉平原水乡妹子与纤夫的爱情故事,后来特别火的歌曲《纤夫的爱》正是取材于《汉水情丝》这个作品。夏冰在《山丹丹》中表演的陕北姑娘是粗狂的,火辣的,而在《汉水情丝》中,夏冰又要作为水乡妹子再现南方少女的灵秀,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对演员的人物塑造能力上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夏冰深入研究人物特点,突破了表演束缚,在性格的塑造一改北方妹子的泼辣、豪爽,力求表现南方姑娘的含蓄、俏皮、内秀,在动作处理上也下了功夫,使得水妹子的塑造比较成功。当时有专家评论说:“夏冰从《山丹丹》到水芙蓉,是她舞蹈角色的一个大的进步,她既能表现民族的,也能融进外来的,有着自己的舞蹈个性。”
《汉水情丝》剧照
当时一位记者写了一篇《山妹子 水妹子 中国妹子》的文章刊登在1993年6月10日的《长江日报》上,文章说夏冰是大山的女儿,是山妹子,也是红艳艳的山丹丹;夏冰是俏皮的汉江汉水边的水妹子;是“成绩面前永不满足”的中国妹子。当时看到这篇文章,夏冰就有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一直驱使夏冰往前走,虽然早都过了“妹子”的年龄段,还在不时地提醒夏冰要做好“中国妹子”。
四、回馈绿水青山
自舞蹈学院毕业到现在,也已经过去了20多年 ,这期间夏冰创作了大量的舞蹈作品,也导演了很多台文艺晚会,获得了一些奖项,舞蹈支撑起了她的世界,给了她巨大的荣誉,让她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世界,表现这个世界,回馈养育自己的绿水青山。
2000年创作的《土家老幺妹》,获得2000年群星奖金奖。舞蹈中的老幺妹是一个老婆婆,她热爱生活,善良,可爱,幽默,也非常热爱土家摆手舞。夏冰着重表现她的越老越俏、越老越美,越老越欢歌,在动作选用上夏冰借鉴了土家族摆手舞的经典动作。
2008年夏冰创作了《妹娃要过河》,这个作品应该说是在夏冰《野山》和《土家老幺妹》之后的又一个高峰,它获得湖北黄鹤群星杯艺术节金奖并参加全国群星奖比赛,参加东南亚演出,均获得大奖,也获得了金风杯大奖,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录像,获得了全国农民艺术节大奖。《妹娃要过河》取材于利川民歌《龙船调》,当时《龙船调》作为优秀的世界民歌,已经被宋祖英唱到了维也纳。《妹娃要过河》充满着女人的柔情蜜意和男人的热情豪放,洋溢着中华民族乐观、幽默、洒脱的情怀和坚韧、顽强、勇敢的精神,是酿着蜜的歌。这个作品的更重要的意义是让人们看到了土家人民的豪放和热情,生命的顽强,以及对爱情灿烂的赞美。听到“妹娃要过河,哪个来推我嘛?我就来推你嘛!”总是那样亲切,那样朴实,所以这个舞蹈才会有价值,才会得到观众的喜欢。
《妹娃要过河》剧照
2015年创作《高洪太中国锣》,获得了湖北省黄鹤群星杯金奖。这个节目在夏冰的作品中是一个另类,它直接表现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工匠精神。“高洪太锣”是武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四大名锣”汉锣中最响亮的一面旗帜。高洪太锣已有100多年历史,家族式传承,精湛的手艺和诚信的经营,享誉世界。上世纪90年代以后,经营陷入困境,制锣技艺面临失传的险境,夏冰就萌发了用舞蹈来歌颂宣传高洪太锣,为它的存续做一点贡献的想法。用舞蹈语言去表现既抽象又具体的铜锣的技艺和文化,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对夏冰来说压力不小。夏冰在舞蹈里融进了戏曲元素,用了京剧伴奏,在京戏的轻快节奏中反映出了锻造铜锣的铁锤之声,“一锤定音”的动作也更加的有力度,干净利落。背景的红色火焰也充分表现了匠人们半年的执着和坚守,也点燃了未来和希望。
2016年夏冰根据江西赣南民间小调《斑鸠调》创作并领舞的《斑鸠咕咕叫》,获得江西省文化厅全省优秀作品展演金奖并入围全国群星奖选拨。赣南采茶业兴盛,衍生许多脍炙人口的采茶戏采茶歌,其中《斑鸠调》》广为流传。夏冰就是要用这部作品来唤起人们爱护绿水青山、保护美好大自然的意识。结构处理上夏冰通过冲突来塑造角色性格,用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在立意上把人与鸟放在平等的视角,以悲悯的态度关注生命,以心灵的温度歌咏真善美,从而唤醒人类的良知,烘托珍爱生命、保护自然、创建美好环境的绿色主题。
在夏冰众多获奖作品中,与之合作最多的是湖北省歌舞剧团一级指挥万传华老师。万老师音乐造诣很高,在每一次的创作中,无论是在主题创意上,还是在在结构把握上,都能给予夏冰很大的帮助,使剧情节奏更加有张力,音乐语言更灵动鲜活,让作品得到升华。
家乡的山水和家乡的人民,给了夏冰艺术的生命。夏冰继承了山里人的本质,恩施土地上的文化给了她深厚的滋养,赋予了她艺术的灵感和创作的激情,也丰富了她的内心,成为流动的血脉和作品的魂。夏冰的生命离不开这山这水这人,离不开这满眼葱翠的绿。
夏冰说,她回馈故乡哺育之恩的方式就是创作出更好的舞蹈作品!
夏冰群星奖获奖情况:
夏冰以绿色舞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获得了三金三银一铜奖,1988年文化部广电部举办新时代杯大赛,夏冰、万新敏表演双人舞《山丹丹》获金奖(沈志强编导),1992年全国文化部群星奖,夏冰、王建国表演双人舞《汉水情丝》获金奖(编导何大彬),2000年全国文化部群星奖,夏冰编导《土家老幺妹》获群星奖金奖,1987年全国文化部群星奖夏冰表演《西兰卡谱》获银奖,1992年全国文化部举办民歌民舞大赛,夏冰表演双人舞《汉水情丝》获银奖,2000年全国文化部群星奖,夏冰编导领舞《野山》获银奖,1996年全国文化部群星奖,夏冰编导领舞《山魂》获铜奖,2004年夏冰编导领舞《妹娃要过河》进入全国群星奖决赛,2017年夏冰创作领舞《斑鸠咕咕咕》入围全国群星奖复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