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冯骥才谈“年”:何以春节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听冯骥才谈“年”:何以春节"分享给大家!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刘宗智
2025年蛇年,我们将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春节”为何能成为赓续不绝、历久弥新的文化符号?该遗产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中华文明有何意义,又将如何影响世界?围绕这次成功申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采访了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专家委员会主任冯骥才。
春节的“朋友圈”在扩大
“百节年为首”。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基于中国人在漫长的农业生产生活中对自然、社会的认识,承载着中华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习俗仪礼、技艺与知识,表达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公布的关于春节申遗文件中,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专家知情同意证明被作为一项重要推荐材料。他在文中讲述了自己对于春节的理解,“我的祖祖辈辈一直把春节当作一年一度最重要、最期待、最美好的节日。中国农耕社会古老而漫长,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节律依从大自然的规律与季候。春节处在旧的一年离去、新的一年到来的时候,此时人们对新生活充满梦想与希冀,故而创造出一整套异彩纷呈、极具魅力的风俗和民艺,以贺新年。春节是熟悉和认知中国人最直接的文化窗口,是最具中华文化的传统节日。”
在这份材料中,冯骥才也提到了自己三十年来志愿做春节遗产的保护和弘扬工作。比如他关于春节除夕放假的提案得到了国家的采纳,组织了为期十年的年画普查,完成了所有重要年画产地的档案采集和编制,建立了中国木版年画数据库等。今年冯骥才还推出了《非遗学原理》《年画传奇》等非遗内容的著作。
在以民俗学者为代表的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奔走下,2006年,春节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3年8月,“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入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名单;2023年12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范围的日趋扩大,春节在全球的影响力也日益提升,“中国年”升级为“世界年”,中国春节的“朋友圈”在不断扩大。
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
春节被描述为一个跨越时间、凝聚情感的节日。“春节在中国农历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标志着新一年的开始。人们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迎接新年,祈求好运,庆祝家庭团聚,促进社区和谐。这一过程被称为‘过年’。”在申遗文本中,这份描述深刻揭示了春节与中国人深厚的情感和文化认同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冯骥才看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被人们深刻认识,唯此才能产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作为一名作家,我控制不住地想要写出这股生活的劲头。作为一名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我更感到应该好好传播春节文化。”
冯骥才指出,中国是农耕古国。农耕生产依从着大自然节律,即春播、夏耕、秋收、冬藏,而生活的规律又与生产节奏一致。为此,人们就分外看重一年一轮、冬去春来的时间节点——年。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但人们还要在平淡的日常里创造一些“高潮”——那就是节日。比如每个季节都有一个重要的节日,清明、端午、中秋、春节,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历代诗人写过无数诗句,吟咏这些节日,从中能感受节日里充满人们对大自然的敏感和情怀。
“在这些节日里,年又有特别的意义”,冯骥才说,“四季周而复始,一年轮回往复,年是前一个轮回的结束,又是新一个轮回的开始。站在这个大自然生命的节点上,对着眼前大把空白的日子,人们充满了希望、梦想、期待,于是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心理——年心理。”每逢过年,人们便把对新的一年的热望都释放出来。日久年长,渐渐积淀为年的文化与风俗。从每年的腊八开始,到正月十五,近40天的时间里形成了一整套年俗:打扫房子,置办年货,贴上福字、春联等装饰,随后便迎来最重要的年夜饭,还有拜年、逛庙会、玩社火、闹元宵……整个节日,就像一场生活大戏。
在散文《除夕情怀》中,冯骥才回忆了自己在某年除夕夜筹备年夜饭时因缺少一瓶酒而急切外出求购的往事。这一晚,商店几乎全上了门板,作者骑了自行车寻了很远的路,发现一个家庭式的小杂货铺还亮着灯。他的一句“我就差一瓶酒了”,让本已闭门谢客的老板立刻拉开窗子,递出了一瓶酒。于是冯骥才感怀道:“年,真的是太美好的节日、太好的文化了。在这种文化氛围里,人人无须沟通,彼此心灵相应。”因此,在他眼中,“除夕是中国人最具生命情感的日子。”
团圆、祈福和迎春最关键
春节的文化,如此深厚与斑斓,在冯骥才看来,三个主题最为关键:团圆、祈福和迎春。团圆,是春节的第一主题。阖家团聚是中国人的梦想。诚然,团圆也是其他一些传统节日的主题,比如中秋。但由于春节还是一种标志着生命消长的节日,对团圆的心理需求就来得分外深切。“因此,团圆一定要在除旧迎新的大年之夜来实现。这种团圆的情怀使得腊月里中华大地汇聚起情感的磁场。”
“福”字,是最有代表性的春节符号。大门上贴的、吊钱上刻的、窗花上剪的、礼盒上印的,处处都是“福”字。吉祥的汉字那么多,一到春节,人们只对“福”字情有独钟。福是好事情,也是好运气。再没有一个字能像“福”字,蕴含着人们对幸福生活强烈的渴望。传统农耕社会,一年伊始、万象更新,是对未来所有美好期待的开端,“祈福”便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仪式。
“广义的春是新生活的开始,所以,祈福的内容也包含着迎春的意味。但迎春还有另一层意味,是迎接大自然新的馈赠,体现了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人们在春节,呼唤春、期待春、迎接春,因而称门联为“春联”,称酒作“春酒”,甚至在红纸上书写一个大字“春”,贴在大门上。“迎春,体现中国人追求‘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哲学精神。”可以说,春节的这三个主题,寄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情感基因。
冯骥才告诉记者,年文化不是哪一天建立起来的,它是在数千年历史中经过长期创造、选择和积淀而成的,大量、密集的民俗如五彩缤纷的节日活动、难以数计的吉祥图案,共同构筑起年的理想主义景象。对于中国人而言,春节并不只是一个单纯标在历法上的一个特殊日期,而是千百年来,千千万万中国人在实践中塑造出来的文化综合体。
年俗,正是年文化的具体载体。“以除夕来说,除了年夜饭,还有许多传统活动应在这一天进行。中国人的传统是敬畏天地的:我们生活的一切受惠于天地,自然心怀无尽感激;天地有自己的规律与特性,不能违反;天地奥秘之于人类,还有很多尚未可知。因而,按照传统习俗,要在除夕这一天恭恭敬敬地拜一拜天地、祖先、亲人、师长,表达虔敬天地、善待万物、感恩生活、庄重迎新的态度。”
积极构建当代年俗系统
冯骥才认为,年俗的形式虽然在变,过年的心理需求却始终如一。人们之所以感到年味儿淡薄,正是传统年俗日益消减所致,而不是因为年的情结淡漠,后者从大家置办年货的红火,春运大潮的涌动就可以看出。据相关数据,2023年春运期间全社会人员流动量约47.33亿人次。每每望着人满为患的机场、车站和排成长龙的购票队伍,冯骥才总会为“年文化”在中国人身上的这种刻骨铭心而感动。“还有哪一种文化能够一年一度调动起如此庞大、浩瀚、动情的人们?能够凸显故乡和家庭如此强大的凝聚力?从这一点上来说,年是抚慰人们乡愁的最温暖的日子。”
“从腊八到之后的忙年,再到元宵,我们春节的一整套民俗不基本都还在吗?只不过,由于生活方式的种种改变,一些民俗演变出了新的形式。比如拜年,从过去的登门拜年变成后来的电话拜年、短信拜年,到现在又出现了微信拜年、短视频拜年。张贴年画的或许少了,但‘福’字依然是家家户户都有的。祭灶的仪式很难见到了,但我注意到,在一些年货礼盒里,灶王爷的形象被做成了冰箱贴,直接‘坐镇’起厨房来了。现在,生肖文化跟春节文化结合起来,生肖图案也成为年节装饰品的重要元素。我们应积极构建当代年俗系统,使我们的年浓郁、美满、充满魅力地传衍下去。”冯骥才说。
在《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遗》中,冯骥才强调了传统节日研究保护的紧迫性,“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要救山村乡野里那些有失传危险的古老艺术,也要救人们不经意中可能丢失的‘年味’。”与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春节的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