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中华民族从起源到形成的历史(2)
导读: 春秋是华夏族的形成时期。中原诸夏国在周边夷狄的压迫下,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其集中反映即是,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
齐齐哈尔时尚网小编提示,记得把"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中华民族从起源到形成的历史(2)"分享给大家!
春秋是华夏族的形成时期。中原诸夏国在周边夷狄的压迫下,形成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感,其集中反映即是,被称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口号。
"尊王"实际是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以达到兼并一些周围小国的目的。"攘夷"是利用当时诸夏国都认为自己是炎黄以来夏商周文化传统继承者的认同心理,来激发诸夏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优越感,联合起来打退北面山戎和狄人的进攻,遏制南面楚人向中原挺进的步伐。
从这个角度看,"尊王攘夷"是华夏民族形成后民族自我意识的集中反映。诸夏国强调华夷之辨、夷夏之防。其中犹以文化最为重要,行周礼者即为华夏。
如楚国虽然出自祝融八姓(祝融为三皇之一,后裔分为八姓),但久居荆蛮之地,风俗蛮化,因此被视为夷狄。
春秋时期的战乱也促进了民族融合。春秋时各诸侯国为了实现称霸的目的,频繁的进行征战,而不同诸侯国之间的交战更是文化上的碰撞。战胜国兼并战败国,也就吸收了其中的异质文化,促进了不同民族间的交融。
通婚混血实现了民族间血缘的融合,春秋夏商周三族也吸收了部分周边民族人口。
战国是华夏族的发展时期,为秦汉时汉族的形成奠定基础。各国的兼并过程中,形成战国七雄毗连之势,改变了华夷错居的局面,形成了"内诸夏而外夷狄"的新格局。
这一时期,秦、楚、吴越逐渐吸收华夏文化,成为华夏族的成员。这些原本因地理上的偏僻被认为是"蛮夷之地"的民族,因为实力的强大而获得中原地区诸侯国的认可,甚至成为各国间的霸主。
战国时天下局势逐渐明朗,秦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横扫六国,最红成为天下唯一的王,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为各民族间融合发展扫除政治上的障碍。
(图三·战国七雄)